门窗十大品牌|欧洲环保之窗  变废为宝 点石成金

2024-09-16浏览: 行业新闻

  《欧洲环保之窗》、《美国环保之窗》、《日本环保之窗》电视纪录片均由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贾峰主任担当编制并执导,共47集,它们与人类环境问题、中国环保之路等电视片共同组成百集《大型环境教育系列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套系列片荣获第三届中国政府出版奖(音像奖)。

  垃圾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是建设循环经济过程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换言之,如何变废为宝、点石成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它是国际社会建设节约社会的一种优选模式,其核心是以最小的资源代价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

  在欧洲,很多公司开始在垃圾上做起了文章,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卢森堡钢铁工业闻名于世,也是安赛乐集团(Arcelor)的起家之地。2006年6月,安赛乐接受米塔尔公司338.3亿美元的收购报价,两家公司合并成了全球最大的钢铁公司。安赛乐米塔尔在最近15年持续不断的增加投资,其中环保投资占15%。在面积不大的卢森堡,安赛乐米塔尔集团所属普莱莫瑞克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废物中「淘金」的企业。其生产所需的原料全部来自集团旗下四家钢铁公司制作的废渣、粉尘,通过集中处置再冶炼。不仅实现污染物质的零排放,避免损害公众健康和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利用独家专有技术从中提炼出生铁、高含量的锌粉以及铺设公路时必用的渣土。工厂看上去不大,但从2003年开业以来,每年能从8万吨钢铁厂产生的粉尘和矿渣中,生产出2.7万吨氧化氢,2.2万吨生铁和1.6万吨用于铺路的惰性炉渣,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据工厂负责的人介绍,最初采取再回收工程也并非情愿,是欧盟颁布的有关工业公司,特别是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日趋严格的环境法律和法规和标准,促成了安赛乐米塔尔集团走上了点石成金之路。

  为遵守法律的要求,集团先是安装除尘装置,但是过滤下的粉尘数量巨大,厂内无法堆放,而要运到厂区外,则一定要按照有关环保法律的要求,送到专门的废弃物处理中心进行处置,为此安赛乐米塔尔集团还要支付不菲的处理费。集团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炉渣也面临类似的困境。更可惜的是,无论是浮尘还是炉渣都含有不少有价值的成分,白白丢弃实在可惜。于是安赛乐米塔尔集团投入巨资创建了普莱莫瑞克公司,研发从粉尘和炉渣中回收铁、锌和铅等资源的再回收技术和设备,就这样,冶炼厂的炉渣和粉尘成了普莱莫瑞克公司的原材料,生产出成吨的高价值的浓缩锌、氧化锌和生铁,经济效益显著。

  经过资源再回收之后,普莱莫瑞克公司产生的渣土达到了欧盟的排放标准,成为修路的好材料。据了解,路政公司每天将渣土运走,务须向普莱莫瑞克公司支付费用,不过,早晚有一天路政公司要为这些路基原料付费,相应的,普莱莫瑞克公司又多了一笔收益。

  位于挪威德拉门市布斯克吕郡的瓦达公司(Varda),是一家大型的国际能源投资公司。该公司以小水电起家,近年来逐渐转向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被森林环抱的汉尼福斯生物质能集中供热公司,就是由瓦达公司投资建设的。过去森林养育、采伐和木材加工产生的树木枝杈、灌木以及木屑都会被当作废物回收处理,浪费资源,还增加了处理成本。如今,此公司将它们收集起来,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生物质燃料,用于集中供热。供热中心自去年11月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以来,每天的碎木消耗量为2000立方米,热转换率在95%以上,为周边几十平方公里的使用者供热。

  生物质被压缩成小体积,因此它的能量也很集中,至少比木屑高一半。另一方面,它经过烘干,湿度大约是8%到10%,而普通的木头是15%到20%。

  生物质原料还可通过秸秆、豆壳、葵花籽壳、甘蔗渣,甚至咖啡豆壳来制取,这里既没有刺鼻的烟味,也没有轰鸣的噪音。锅炉中的水加热到90℃后,通过市政管网送到周边的医院、学校、工厂和商场,管网还收集用户使用过的水,通常用完后的热水温度降到50℃左右,经管道送回到锅炉里循环使用。

  整个工程全都是电脑自动化控制,假如慢慢的出现故障电脑上就会自动提示、报警,并利用互联网发送到管理人员的手机上。公司只有两名员工,他们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在自己家里的远程办公。

  瑞典最主要的垃圾处理公司有瑞诺瓦旗下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可燃的生活垃圾由专门的卡车运到这里,倒入一个巨大的混凝土坑进行混合,然后被巨型抓斗送入焚烧炉。这个垃圾焚烧发电厂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垃圾焚烧设备,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每年能烧掉46万吨的垃圾,垃圾燃烧产生的能量用来发电,每年可满足6万个家庭的用电量,另外还能为12万个家庭供暖和提供热水,占整个城市区域供暖的25%至30%。这相当于每年节省12万吨石油或1亿2千万立方米的天然气,既节能又环保。

  人们最担心的可能是垃圾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但在这里燃烧意味着更清洁的空气。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经过三个净化过程——静电除尘、湿法除尘和袋式除尘,将污染颗粒物、酸性气体、二噁英彻底去除。所有这些措施是为满足欧盟未来更高的排放标准。虽然瑞典的焚烧厂由18家增加到30家,但全瑞典的二噁英排放却只有1克毒性当量,这同瑞典持续改进垃圾处理的技术是分不开的。

  除了从垃圾中获得能源,哥德堡还全力发展可再生的汽车燃料,变成全球上使用沼气燃料汽车最多的城市。这里30%的机动车都用沼气作为燃料,而这些汽车使用的沼气是由当地污水处理厂的淤泥生产的。

  位于哥德堡市郊的Rya污水处理厂,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之一,也是瑞典最大的沼气生产厂之一。污水经过沉淀、生物处理等过程后会留下大量的污水底泥,这些底泥就是生产沼气的原料。这个污水处理厂每天会产生5000立方米的底泥,它们经过浓缩处理后,以37℃的温度储存在发酵罐,然后再加入微生物分解,20天后就会产生沼气。这些沼气通过地下管道卖给哥德堡能源公司,能源公司对沼气经过净化处理后就可以输送到加气站,供汽车使用。

  我们同汽车制造商沃尔沃一起开发使用天然气或沼气的汽车,我们投资加气站和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府也鼓励人们用这种汽车。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开环保汽车可以不要钱停车,国家也为达到环境标准的汽车提供免税政策。

  废弃物的迭变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这一点往往让众多企业望而却步。欧洲国家的环保实践表明,严格的环境立法与执法使企业不得不安装污染物处理装置,不再任意地向天空、水体和荒野中排放烟尘、污水和固体废弃物,从而为废物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前提。而废物中含有的有价资源,则成为循环利用研发技术和投资的市场动力。同时政府实行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的金融和税收优惠政策,也推动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十集电视片《欧洲环保之窗》拍摄始于2007年。摄制组采访近30天,深度探寻了欧洲的环保立法与政策制订、环保科学技术研发、节能减排经验、公众参与途径、城市再生模式和减缓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等内容,采访对象包括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民间环保组织和环保企业等,以全新的视角和鲜活的表现形式展现了欧洲国家环保的丰富实践。

  本片拍摄得到了欧盟、瑞典和挪威政府、有关环境研究机构以及壳牌、西门子、标致雪铁龙、威立雅等有名的公司的支持。摄制组还采访了数位部长级高官,以及曾领衔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

备案号: 粤ICP备16008741号
备案号: 粤ICP备16008741号 技术支持: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