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气象局关于印发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2024-08-27浏览: 平开窗

  《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已经中国气象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现代天气业务以预报的精细化发展为标志,精细化的预报是指准确的、高时空分辨率的、涵盖不同天气现象、适应不一样客户的真实需求的预报。现代天气业务以提高精细化基础上的预报准确率为核心,以数值预报等现代预报技术的发展及多种资料和预报技术的综合应用为支撑,以建设能够驾驭现代科学技术的预报员队伍为关键因素。

  现代天气业务包括数值预报、天气预报、产品检验评估、综合分析预报平台和合理的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等方面,其突出特征体现在天气业务核心技术和支撑手段的现代化,业务流程的合理化,业务产品的精细化和业务分工的专业化。发展现代天气业务,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关键环节,是适应“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根本保证。为指导我国各级气象台站现代天气业务的科学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关于逐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2007〕49号)和《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气发〔2007〕477号),结合现代天气业务的现状与发展的新趋势,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以自主研发的GRAPES模式投入业务试用为标志,我国数值预报业务发展形成了引进吸收与自主研发并重的新格局,初步构建了包括全球和区域模式预报系统、集合预报系统及专业数值预报系统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数值预报体系。数值预报能力慢慢地提高,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T639L60)可用预报时效达到了6.5天。在天气预报方面,开展了精细化的气象要素预报和定量降水落区预报业务;初步建立了台风、暴雨、强对流、寒潮、高温、大雾、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的临近、短时和短期监测预警业务;开展了中期旬降水量、平均温度距平和天气过程预报,开展了11~30天的延伸期预报业务试验。初步形成了以数值天气分析预报产品为基础,以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为工作平台,预报员综合应用各种观测资料、技术和方法制作各种时效天气预报产品的技术路线小时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了5%,台风24、48小时路径预报和沙尘暴数值预报水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随着天气业务的发展,专业及专项气象预报业务内涵不断丰富,为重大社会活动、重大工程、重大突发事件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逐步加强。

  但是,相对于国家气象防灾减灾需求和国际领先水平而言,我国天气业务仍存在比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1)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2)数值预报的变分同化技术、模式物理过程的优化改进以及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的差距;3)卫星、雷达、风廓线等多种资料在天气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不足;4)临近预报、精细化预报以及集合预报等新技术在天气业务中未得到广泛应用;5)科学合理的天气预报业务布局尚未形成;6)预报员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不够。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遥感遥测资料的有效应用以及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及高性能计算机能力不断提高,现代天气业务将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多种资料的同化应用和模式物理过程的改进将有效改进中尺度对流系统模拟和预报质量,强天气集合概率预报和超级集合预报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强天气预报能力进一步提升,也将对延伸期预报业务形成有效支撑;随着高分辨率快速分析预报和解释应用技术的发展,天气分析将更注重天气尺度与中尺度分析的紧密结合,定量化、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伴随现代天气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建设,天气业务体制将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多种专业模式(模块)的进一步发展,将有效推进天气业务向满足行业用户需求方向拓展;国外数值预报的先进技术成果和发展经验也将对我国数值预报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借鉴和指导。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精细化、时效性和专业化程度将显著提高。

  首先,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对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次,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安全福祉不仅对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天气预报的针对性、通俗性和指导性提出了新的需求;第三,为国民经济各行业、为各项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社会活动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对天气预报的专业性、准确率、长时效和不同时效预报间的无缝隙衔接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公共气象服务需求为牵引,以综合观测业务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为保障,面向“一流技术”的发展目标,围绕着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核心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预报技术;依靠改革创新,完善业务体制;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预报员队伍,促进现代天气业务科学发展。

  到2015年,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整、技术先进的现代天气业务。实现以GRAPES为主体的全球/区域四维变分同化系统及GRAPES和T639数值预报系统的业务稳定运行;以灾害性天气为主要内容的天气监测分析和预报警报业务得以完善,预报的提前量和准确率得到有效提升;气象要素预报、定量降水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的精细化和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发展延伸期天气预报技术,预报能力明显提高;集合预报技术在中期和延伸期预报及灾害性天气概率预报中普及应用;预报员应用中尺度模式产品诊断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多种资料的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实现天气业务技术和支撑手段的现代化,业务流程的合理化,业务产品的精细化以及业务分工的专业化(具体指标见附表1)。

  现代天气业务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为核心,重点围绕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建设、专业化监测预报业务和技术系统研发、多种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应用、集约化预报业务流程调整与完善以及专家型预报员团队建设等方面推进现代天气业务发展建设。其业务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

  按照《中国气象局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发展计划(2008—2011年)》及其滚动修订的计划,推进GRAPES模式发展。在进一步改进和深化T639业务模式应用的基础上,发展建立以GRAPES模式为基础的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及动力和统计相结合的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业务。

  发展完善三维/四维变分同化分析系统并业务运行。提高全球模式卫星遥感资料同化应用水平,在全球变分同化分析系统中卫星遥感资料能够占到所同化资料总量的80%以上。建立区域变分同化系统,有效同化应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卫星、自动站等高时空分辨率的稠密资料,实现逐小时快速资料同化分析,显著改善对中小尺度系统的分析模拟与短时短期预报能力。有效融合洋面上可获得的卫星、雷达等各种观测资料,完善台风涡旋初始化技术。研发陆表参数的资料同化方法,建立全球实时下垫面资料自动生成系统。开展中国区域资料再分析,利用成熟的区域同化与模式,建立10年长度的试验性再分析资料集。

  建立全球25公里分辨率和中国区域3~5公里分辨率的分析与预报系统。优化全球模式动力框架和垂直坐标,改进极区和大地形区的处理方案。考虑平流层物理过程,提升模式顶高。重点改进影响东亚区域预报技巧的降水过程、陆面过程的参数化方案,优化辐射过程中云的处理和预报方案,实现物理过程的合理精细化,发展能反映中国天气气候特点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研发模式动力诊断与物理诊断的技术和软件,建立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综合诊断平台,为模式预报性能的改进提供依据。

  在国家级发展全球、区域集合预报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发展基于奇异向量的初值扰动方法和物理过程随机扰动方法;有效增加集合预报样本、模式空间分辨率和预报时效,全球集合预报的预报时效达到2周。完善中国TIGGE中心建设,发展多业务中心多模式集合预报集成技术,进一步提高温度、定量降水等要素的概率预报能力;发展概率预报降尺度技术,进一步提高精细概率预报水平。区域级参与国家级数值预报系统研发,并针对本区域开展适合于本地地域与气候特征的区域数值预报业务。

  发展基于T639模式及业务化的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的解释应用工作,完善数值天气预报产品释用和订正平台。在国家级建立中短期灾害性天气的集合预报释用业务,加强数值预报产品应用的指导能力建设,增加指导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指导产品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国家级制作7天全国县市和5公里格点的气象要素客观释用产品并下发,省级结合本地经验制作精细到乡镇及其他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释用产品。

  以多种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的综合应用为基础,以MICAPS系统为平台,逐步从以天气尺度分析为主的业务向天气尺度与中尺度分析相结合的业务转换。

  开展并完善基于多种资料的天气尺度和中尺度主观分析业务。完善基于高空和地面资料的常规天气尺度分析业务,特别是对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有明显影响的各种特征线、特殊区域、特征系统和物理量的分析。开展基于中尺度观测资料和快速更新同化系统输出的精细数值分析预报产品的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绘制反映中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特征及其环境特征的综合分析图。加强对中尺度系统的空间结构、要素配置和物理过程演变的认识和理解,准确判断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强度和落区。完善天气图分析规范。国家级重点加强天气尺度分析,并将分析的地面和高空图下发给各级气象台站,同时开展中尺度分析,为强天气潜势预报奠定基础。省级重点加强中尺度分析,为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短期落区预报提供支持。地、县级气象部门利用上级的分析产品,做好本地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补充订正工作。

  完善和发展基于多种资料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的动力热力特征物理参数客观诊断分析技术。国家级向全国提供基于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模式系统输出的物理量客观诊断产品,各级气象台站做好客观诊断产品的应用,建立适应本地灾害天气特征的物理量指标体系。

  在国家级和省级研发灾害性天气、气象灾害的特征识别技术。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针对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雷电、冰雹、霜冻、大雾、冻雨、雾凇、龙卷等灾害性天气以及干旱、地质灾害、山洪、城市洪水、道路结冰、积雪、电线结冰、森林和草原火险等气象灾害不同特征,通过各种观测资料的融合分析,在MICAPS平台下实现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人机交互识别和报警功能,建立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分析业务。通过完善区域联防制度,实现上下游台站间的信息通报。加强气象灾害的现场调查和地区间观测数据的实时共享。完善预警软件系统的协同功能,提升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率。

  各级气象台要以各种实时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检验结果和预报员经验为依据,开展数值预报形势场、要素场以及主要天气系统的动态检验,分析误差规律;比较不同数值模式产品误差,分析数值预报产品相关特征线和特征天气系统的演变规律,订正主要天气系统的移动、强度等信息,提高数值预报产品的使用能力。在国家级开展地面预报图订正业务,并将订正后的地面图下发各级气象台站。

  以多种资料融合技术和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提高灾害性天气快速诊断和短时临近预报水平。以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和预报员经验为依托,发展精细化气象要素短期预报业务,特别是定量降水预报业务。利用动力和统计相结合的技术,完善灾害性天气落区短期预报业务。以集合数值预报为依托,提高降水、灾害性天气和其他极端天气的概率预报水平。依托超级集合预报改进完善中期预报业务、发展延伸期预报业务,逐步建立无缝隙预报业务体系。

  大力发展各种观测资料的融合技术,加快建设基于雷达、卫星和自动站资料的定量降水估测(QPE)业务。发展短时强降水、雷电、冰雹、雷雨大风、龙卷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分析技术,增强对强对流天气的识别能力。发展强对流天气和台风等的临近预报技术,研发外推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相结合的预报技术,提高预警时效。在省级和地市级应用具有实时自动识别、报警和预报功能的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增强预报员对雷达、卫星等资料的分析和对强对流天气的识别能力,提高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命中率和时效。

  发展气象观测资料与高分辨率数值分析预报产品融合技术。加强预报员对高分辨率快速分析预报产品的分析和应用,增强对中尺度天气系统及其特征物理量的综合分析能力。发展基于动力和统计释用的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技术。

  在国家级和省级建立12小时内时间分辨率小于3小时的灾害性天气种类、强度和落区预报业务。在国家级建立基于集合预报的短时灾害性天气概率预报业务。建立全国上下联动的短时预报业务技术流程。

  改进基于稠密气象观测资料和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产品的气象要素预报释用技术,发展模式释用与交互订正相结合的站点、格点两种方式的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系统,建立全国5公里格点和乡镇及其他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24小时预报时效内时间分辨率达到3小时。继续提高温度、风、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预报准确率,特别是提高定量降水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发展主观等级降水预报与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产品融合的定量降水预报(QPF)技术,定时制作72小时预报时效内时间分辨率为6小时的降水预报产品。开展预报时效达72小时的雷雨大风和冰雹潜势预报业务,24小时内时间分辨率达到6小时,24-72小时内时间分辨率达到12小时。建立全国统一的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向专业气象预报系统和社会公众提供数字化产品。

  提高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能力以及风雨预报精细化水平。72小时预报时效内时间分辨率达12小时;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接近100公里,台风强度预报误差降至4.5米/秒左右。

  国家级和省级要大力发展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业务,建立和完善灾害性天气的概念模型和预报指标体系。在国家级建立区域集合预报产品分析和灾害性天气概率预报业务。省级建立并加强精细到乡镇及其他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加强各级预报员对气候背景、主要影响系统发生发展演变特征、数值预报形势场和特征物理量场的分析工作,提高预报员对各类灾害性天气识别和分析能力,发挥预报员对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和分析订正作用,做好灾害性天气种类、强度和落区预报。

  大力研发灾害性天气的中期客观预报方法,国家级要大力发展针对中期集合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技术,发展降水、温度、相对湿度等常规气象要素以及高温、强降水、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中期概率预报方法,开发相应的概率预报产品。

  发展台风路径和强度的中期预报方法,尤其大力发展基于全球模式和区域模式基础上的集成预报、集合预报和概率预报技术,延长台风预报时效至120小时,发布台风强度和路径概率预报产品。

  在国家级和省级发展数值预报可用时效内逐日滚动的常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在国家级建立灾害性天气中期概率预报业务。提高国家和省级预报员对中期数值预报产品的性能分析与解释应用能力,采用天气气候学、动力统计学方法,重点提高灾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的中期预报水平。

  在国家级发展海陆气耦合模式及其集合预报业务系统,积极研发延伸期降水和温度距平概率预报产品。研究引发我国持续性异常气象事件的大气环流前兆信号,建立我国持续性异常气象事件的动力统计预报方法。基于集合预报业务系统,结合天气气候学、动力统计学等方法,建立重大天气过程和降水、温度要素的延伸期客观预报系统,结合现代气候业务发展,开展延伸期预报业务。

  在各级气象部门建立常态化的预报技术总结机制,推进预报技术总结的系统化和深度发展。加强天气业务产品的检验。

  在各级气象台建立天气预报日志制度,及时记录各类重要天气的预报过程和预报思路、各种数值预报产品的预报性能、各种新资料的应用情况以及各地特色预报方法使用效果等,为总结预报经验与教训、分析数值预报模式性能、研究改进预报方法提供一手信息。要将天气预报日志制度建立列入业务考核内容。

  各级气象部门应建立常态化的预报技术总结机制,及时总结各地发生的重大天气过程,积累预报经验,凝练相关科学问题。发挥电视天气会商系统、气象网站、技术总结专刊和专业期刊作用,为预报技术总结提供交流平台,推进预报技术总结的系统化,编制分省和分天气类型的预报员手册。

  系统开展预报产品检验和评估业务。改进常规气象要素预报检验业务,建立并完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中期天气预报和延伸期天气趋势预报的检验业务,加强业务数值模式预报性能的实时检验评估业务。分别建立基于统一检验方法的全国及分省的检验评估业务和省级台站相对中央气象台的检验评估业务。

  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和短时临近预报检验方法研究,改进完善各类预报产品的客观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检验评分系统。通过预报产品的检验达到客观评价预报质量、分析误差来源的目的。

  按照“统一设计,有序实施”的原则,逐步建立集约化的基本天气预报业务技术系统。发展全国通用的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发展全国标准化与地方化结合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建立全国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

  进一步确立MICAPS在全国天气预报综合业务平台的核心和基础地位,由国家级牵头,集约化、专业化地发展全国适用的MICAPS平台系统,实现软件设计通用化、数据共享标准化、系统结构网络化、交互工具人性化。加快MICAPS系统的天气分析、精细化预报交互订正、中期预报以及数值预报产品分析等通用功能模块的开发和应用,实现MICAPS的数值预报产品时空一致性、要素协调性计算的格点化订正功能,强化MICAPS在各级气象台天气分析预报业务中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基于MICAPS技术框架,开发台风、海洋、水文、交通等专业化模块,为全国现代天气业务提供专业化平台支持。

  继续开展全国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对雷达、卫星、地面自动气象站和中尺度快速同化资料的使用水平;实现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龙卷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自动识别;建立定量降水估测和临近预报、强对流短时和临近预报、闪电临近预报等方法,并基于MICAPS技术框架实现产品的综合显示和分析。各级气象台在该系统的规范和标准功能体系下结合地方灾害性天气特点建立本地化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

  发展全国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保证对外预报服务产品的一致性。国家级重点提供县级以上城市的要素预报产品,省级提供本省内更加精细化的城镇预报产品。开展基于格点化气象要素预报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实现要素预报结果实时提供、网上直接调用、结论实时评定等功能。

  国家级加强MICAPS,SWAN,NWFD等业务技术系统研发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提升框架设计的开放程度,提供二次开发工作便利条件。省级单位根据本地业务需要和数据特点在总体框架下开发本地应用模块,力争使基本天气预报业务的技术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有效推进现代天气业务建设,需重点加强以下关键技术的研发并力求取得有效突破。

  开展各种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技术研发,特别是雷达、卫星、自动站、AMDAR、风廓线仪等探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技术,为预报业务提供可靠的观测信息。

  大力发展多种观测资料融合分析技术,为中尺度诊断分析提供技术支撑。关键技术包括:各种观测资料在数值预报模式中的可用性研究;基于雷达、卫星和自动站等多种观测资料的三维云分析技术;雷达、卫星、地面和探空等观测资料的融合分析技术和更新循环中的“热启动”技术;基于多种观测资料的快速循环同化分析预报系统(RUC)研发。

  发展中尺度系统动力、热力物理诊断技术。关键技术包括:基于观测和数值模式输出的中尺度系统诊断分析技术;暴雨、台风、强对流等中尺度系统特征物理量统计分析技术;以“配料法”(或叠套法)为重点的灾害性天气落区客观预报技术。

  建立包括天气图分析、探空资料分析和中尺度系统特征物理量分析在内的中尺度天气主观分析技术规范。关键技术包括:基于雷达、卫星、自动站、闪电定位仪等观测资料的中尺度系统识别及特征分析技术;暴雨、台风、强对流等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概念模型研究。

  重点改进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技术,发展短时预报技术。关键技术包括:基于雷达观测的强风暴和卫星观测的MCS自动识别追踪及外推预报技术;强风暴自动识别追踪、非线性自动外推以及强风暴质心追踪外推等多种外推预报的融合技术;多种资料分析及临近预报算法的综合集成技术;基于外推预报与数值预报融合的短时预报技术;基于观测资料与数值预报订正产品融合的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技术。

  研发短时临近预报的检验技术,为提高短时临近预报技术水平提供依据。关键技术包括:应用于定量降水预报检验的格点化定量降水估测订正技术;基于综合决策树或模糊逻辑集成的短时临近预报检验技术。

  利用雷达、卫星和自动站观测资料,发展全国范围的高分辨率格点化定量降水估测技术。

  大力发展定量降水客观预报技术和数值模式定量降水预报交互订正技术,制作高分辨率的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关键技术包括:定量降水等级预报方法和模型研究;定量降水动力统计预报技术;基于多模式的定量降水集成预报技术;区域性暴雨诊断分析和预报技术。

  加强登陆台风内部精细结构及其演变特征分析。关键技术包括:各类台风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技术;台风各级风圈半径、台风尺度与暖心及变性过程等的分析技术;台风三维精细结构分析技术;基于多种资料的台风客观定位定强技术。

  大力发展登陆台风预报技术,提高台风路径、强度以及风雨预报精细化水平。关键技术包括:台风资料同化融合和台风初始涡旋形成技术;台风集合预报技术;基于台风模式的台风风雨客观确定性预报和概率预报技术;台风风雨突然增幅的物理概念模型及客观预测技术;台风强度变化和登陆后路径预报技术。

  开展针对温度、降水等常规气象要素的数值预报产品动力统计释用技术研究。关键技术包括:预报方法适用性研究;动力、热力及综合预报因子的处理技术;模式释用与交互订正结合的格点/站点精细化预报技术;复杂地形的MOS预报效果改进技术;预报产品客观分析与插值技术;多种气象要素预报的综合集成处理技术;多模式集合预报产品释用技术。

  开展针对台风、暴雨(雪)、强对流、大雾、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的数值预报产品动力统计释用技术研究。关键技术包括:雷达等非常规资料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中的应用技术;中尺度集合预报产品释用技术;针对小概率事件的区域建模技术。

  发展基于集合预报和多模式集成的概率预报技术,实现短期、中期和延伸期的概率预报。关键技术包括:基于中尺度集合预报的强对流天气概率预报技术;基于多模式集合的灾害性天气概率预报技术;基于集合预报的气象要素概率预报技术。

  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天气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以国家级专业化业务中心为引领,通过指导产品的上下反馈和预报意见的会商交流,提高预报准确率和预报结论的一致性;发挥上级台站的技术优势和下级台站的地域优势,最大限度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现代天气业务工作质量和效率(附表2)。

  建立以专业化为主体的业务体系,完善国家级专业预报中心和省级专业化预报岗位设置,强化国家级和省级的预报业务和指导能力,形成集约化的业务布局。

  按照现代天气业务的专业化发展原则,加强国家级专业预报中心建设,制作发布有针对性的指导产品。

  开展全球、区域及专业数值预报业务,开展数值预报产品检验和订正业务,开展基于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的县级以上城市气象要素客观指导预报业务,开展天气尺度和中尺度分析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分析业务,开展台风和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业务,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开展短期、中期和延伸期天气预报业务,开展各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组织全国天气会商。

  参与国家级数值预报系统的研发工作,按照统一的规划设计,开展适合于本地地域与气候特征的区域数值预报业务。发挥中国气象局专业气象研究所的技术优势,牵头区域内的技术指导、科研组织、技术交流等。

  结合本地观测资料开展对上级数值预报产品检验评估和模式性能诊断业务,开展基于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的乡镇以上和其他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开展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联防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发布本责任区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开展短期和中期天气预报业务,开展各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组织责任区内的天气会商和灾害性天气联防。

  结合本地观测资料开展对上级气象要素和灾害性天气指导预报的检验业务,开展基于上级气象要素指导预报的订正预报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联防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发布本责任区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开展短期天气预报业务,开展各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开展天气会商和灾害性天气联防业务。

  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业务,根据情况开展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业务,重点订正上级指导预报产品,做好服务。

  建立科学合理的预报指导业务流程,加强上下级台站间的预报指导与订正反馈,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和预报结论的一致性;加强不同时效预报的协调,促进预报的无缝隙有效衔接。

  各级气象台站应完善天气会商流程,加强会商的组织与管理。中央气象台在会商中要注重数值预报产品的分析和使用,关注全国范围内的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和高影响性天气;省级气象台要注意对本地预报方法、预报指标的应用和不同预报意见的讨论,通过会商加强上下级台站预报意见的研讨与交流。

  各级气象台应注重加强指导预报流程建设,上级气象台要按时下发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指导产品,下级气象台站应当及时订正并将修正意见反馈给上级气象台。通过顺畅的指导预报流程保证预报结论的一致性,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加强短期气候预测、延伸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短时预报和临近预报等不同时效预报产品之间的协调,长时效预报产品必须考虑短时效预报产品的结论,短时效预报要考虑相邻长时效的预报背景,增强预报产品连续性和一致性。

  根据现代天气业务发展对天气预报、数值预报研发和预报技术开发人员的不同要求,持续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合格毕业生,并通过对高校学生培养的引导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多种途径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气象业务基本素质。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级预报业务岗位设置,发展壮大国家级数值预报研发队伍,稳步增加天气业务人才队伍数量。

  组建若干由国家级、省级预报专家组成的、有专业特色的专家型预报团队,引领和推进预报业务建设和预报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化;加快“双百”计划实施,鼓励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建立和完善常态化的预报员岗位培训和交流制度,选派骨干预报员到先进国家学习进修,开展每五年一次的预报员轮训,促进预报员理论基础、预报技能和研发能力的持续提高;定期更新预报员手册,为预报员培训提供基础教材;加强对预报员的爱岗敬业教育;逐步开展地(市)级以上气象台长的业务与管理培训;建立完善预报员选拔、考评、奖惩、晋级和职称评定制度,突出对预报能力与预报质量的考核与评价;实行预报员持证上岗制度,建立预报员定级制度,完善首席预报员评审与激励制度。具体措施:

  (3)组建由国家级、省级首席预报员组成的台风、暴雨、强对流专家团队,并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和管理办法。

  加快实施《天气研究计划》,重点围绕资料同化技术、数值模式技术、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短时临近预报技术、定量降水估测与预报技术、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和集合概率预报技术等业务急需的关键技术,制定目标明确的科研计划,采取集约化和开放式的研发模式,吸纳国内外成熟的先进的技术,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业务系统建设。具体措施:

  (1)制定实施未来3年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建设、精细化预报、QPE/QPF、台风预报、业务平台建设等专项业务研发计划并逐年滚动更新;

  (2)推动RUC、SWAN、MICAPS、中尺度天气分析等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

  强化科研与业务单位围绕天气业务关键技术在项目立项、科研开发以及成果应用等方面的紧密合作,保证科研与业务的结合。业务和科研单位应加强预报技术总结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凝练预报业务中的科学问题。科研单位应重视并积极组织科研成果的中试、准业务化试验和应用培训;业务单位应加强科研成果业务测试平台建设,为科研成果的业务转化创造条件。同时,建立并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的业务检验、业务准入机制,保证成果业务应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加快关键技术的业务化进程。

  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人员的不同考核评价办法,鼓励科技人员持续地、深入地解决天气业务中的技术难点和实际问题,并保持研发队伍的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完善和扩大预报员专项,让更多的预报员在研究天气业务的难题中提高自身的水平。

  建立观测与预报的互动机制,加强各类观测数据的标准化建设和质量控制,健全新资料的业务准入制度,提高观测资料质量。同时,针对预报业务需求,结合观测技术的发展,发展水汽、气溶胶等专项观测系统,提高观测的针对性。

  合理设计全国气象宽带网络系统和全国卫星气象广播系统信息传输方案。根据各级气象台站对气象资料和产品的需求,按照轻重缓急,合理设计传输方式、通信路由和优先级别,保证各级气象台站开展现代天气业务所需资料和产品的时效及质量。

  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升级和有效利用,加强对计算机资源的科学管理。成立中国气象局计算资源管理组织,统一进行高性能计算机等基础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定期开展资源使用情况定量评估。合理分配科研与业务的计算机资源,保障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和科研的顺利进行。

  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的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现代天气业务稳定的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天气业务经费,做到统筹设计、合理分配、集约高效,促进现代天气业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针对业务中存在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多渠道争取项目支持。积极通过行业专项、科技计划项目、中国气象局项目和地方各类项目的立项支持,加大对数值预报、资料同化、多种资料的应用、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建设、精细化预报、QPE/QPF、台风预报、业务平台建设等预报关键技术和预报系统的投入力度,并稳定增加预报员专项经费。

  各省要根据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制订本地区天气业务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适合于本地区的天气业务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制订年度任务并纳入目标考核。

  加强业务规定、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完善工作。逐步建立科研成果和新资料业务化评价方案,制定中尺度天气分析、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延伸期预报等业务技术规范,完善预报质量检验评价方案,修订各级气象台站天气业务的任务和职责,促进相关业务的规范有序发展,提高业务管理上的水准,完善上下有机结合的现代天气业务体制。

  成立数值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等领域的专家组或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相关业务的发展、管理以及科研开发提供咨询与指导。

上一篇:装纱窗要收建筑装潢垃圾清运费600元

下一篇:【48812】得了痴呆症 八旬白叟把粪便倒在窗外

产品推荐

备案号: 粤ICP备16008741号
备案号: 粤ICP备16008741号 技术支持:网站地图